时值建校115周年,5月27日,复旦大学第54届科学报告会举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冯建峰、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吴心伯、大数据学院教授吴力波分别作为各学科代表,先后发表主题演讲,结合国家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需求,解析各学科前沿及社会热点问题。报告会采用线下提前录制、线上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在“云聚复旦共沐光华”复旦大学115周年校庆大联播中,通过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
张文宏表示,“各个国家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全球下一步怎么走?目前取得的不同的疫情防控成绩应该如何去看待?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讨论的问题,它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学术问题。”
围绕“不确定疫情下的防控决策”,张文宏重点介绍了中国的疫情防控策略及效果。他指出,中国的疫情防控不仅仅是动员医务工作者,还有对社区工作者的发动,对民众的科普,以及海外人员的介入。“事实上,在这次战疫当中,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防疫专家。”而中国所采取的饱和式诊断、饱和式追踪、饱和式收入院,以及集中优势医学资源多学科协同作战,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张文宏特别提到,面对着汹涌而来的疫情,“80后”“90后”年轻人冲在第一线,独当一面。“其实前浪、后浪都是一个浪,大家都是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面向当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态势,张文宏表示,仅仅一个国家控制好是没有用的,并且要看到,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条件、文化宗教风俗等存在的巨大差异,各国所适用的防控策略不同,疫情发展的趋势也会有天壤之别。“世界面临重新打开的新常态,打开以后我们如何去防疫,这仍然是下一个阶段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疫情是不确定的,将来延续的时间,冬天会不会再来一波更强的,现在一切都在未知之中。而我们可以相信的是,中国在第一阶段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第二阶段的全球性疫情当中,我们有能力使中国的疫情得到控制。”在张文宏看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把复工、复产、复市做得更加好,就是一种“新常态”。
冯建峰在报告中指出,“复旦大学对于脑与类脑的研究有一个自己的想法,我们一直想做ABC大脑,A就是人工脑,B就是生物脑,人脑其实是一个社会的脑,所以我们不只研究单个脑,还研究群体的脑,也就是所谓的Collective-Brain。我们一直坚信,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开发要从类脑研究中来。”面向“脑与类脑”这一目前国际研究的重大前沿,聚焦人类两肩之间这个1.5公斤重的“小东西”,冯建峰围绕“基于多尺度数据的生物脑和人工脑”介绍了团队开展的重点工作。
吴力波认为,“疫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全球性危机暴发蔓延的根源在于其公共品的特殊属性,在这样一个时点,更需要进一步解析气候变化这一长期持续的全球性危机,思考人类的行动将往哪里去。”结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吴力波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深层环境危机再思考”。
复旦大学校庆科学报告会每年邀请来自各学科的学者与师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54年校庆前夕,时任复旦校长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应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当年的复旦校庆即举行了复旦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成为复旦大学的传统。据悉,今年校庆期间,复旦大学各院系将举行百余场科学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